立窯是水泥窯的一種,是現代水泥廠常用的煅燒設備。隨著技術及工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普通立窯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產的需求,逐漸被機械立窯所取代。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些機械立窯的結構及其煅燒工藝的特點。
機械立窯結構
機械立窯是指機械加料和機械卸料的設備。除窯體本身外,包括喂料裝置、卸料裝置和密封裝置三個部分。下面來具體介紹。
1、 喂料裝置
在立窯的窯罩內安裝一個徽章撒料溜子,將料球均勻地撒在窯面上,。喂料裝置有單撒料溜子和雙撒料溜子兩種。
2、 卸料篦子
機械立窯的卸料篦子有塔式、塔盤式、往復式、輥式、盤式等很多種。改進后的塔篦結構,用雙偏心結構,改善立軸受力情況,軸承使用壽命較長,篦子為整體鑄造,具有強度高、通風面積大、維修方便的優點。同時能夠保證熟料有控制地卸出。
3、 卸料密封裝置
該裝置的作用是防止卸料時鼓入窯內的空氣隨熟料卸除。目前采用的主要是料封式卸料器,是利用卸料管中的物料來鎖風。
立窯煅燒特點
1、 燃料燃燒
窯內堆滿料球,氣流和物料直接接觸,相當于顆粒層傳熱,因而立窯內以傳導和對流傳熱為主,高溫部分以熱傳導為主。設備單位熟料熱耗較低,可達3350-3770kj/kg熟料。一般采用無煙煤,以免揮發分在缺氧條件下逸放,增加熱耗。
2、 傳熱
窯內以對流和傳導傳熱為主,不同于回轉窯。由于物料煅燒各階段的反應與燃料燃燒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固相反應放熱效益的熱利用比較充分,表面散熱較小,特別是窯內料球中生料的分解和碳粒子的燃燒形成的多孔結構,使得窯內基本上是以無煙燃燒進行的,對傳熱過程非常有利,熱效率較高。
3、 通風
窯內料球直接的空隙產生的通風阻力較料球與窯內壁產生的阻力為大,特別是料球在煅燒過程中,熟料會因燒結產生收縮,從而使料球與窯內壁間的空隙更大而造成邊風過剩。在窯上部設置喇叭口能夠緩解邊風過剩的問題。
4、 物料在窯內高溫帶的停留時間和溫度
一般物料在窯內停留時間為30-60min,窯內煅燒溫度由于煅燒不均,燃燒不完全,往往易使窯內高溫帶溫度偏低。因此,立窯的高溫帶類似于回轉窯內低溫長帶的煅燒特點。
了解立窯的結構及煅燒特點之后,能夠幫助我們在以后的生產中有效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在設備生產過程中重視內部通風,注意邊風過剩問題,減少燃燒不完全燃燒等問題。從這些方面出發能夠保證設備產量及煅燒質量。